報載:近來教育部考慮下修國文課綱中,文言文的比例。有些參與會議的學者,甚至提出將文言文全部刪除。因為文言文早已是過去的語文,而且可能帶有某程度大中國的元素。我們台灣應該要擁抱自己的文化,不必再去研讀那些遠古腐儒的陳腔濫調。
其實文言文與白話文,根本沒有明確的界限。它們應該是共同揉合,成為語言與文化的一部分。假設記者在新聞標題上寫道:「中秋佳節,天公作美;滿園繽紛,花團錦簇。」請問這究竟是白話文還是文言文?類似的語句,真的都不存在於現在的社會了嗎?
從以上的例子,我們可以看得出來:其實文言文只是一種洗錬的語文表達方法,可以使用最簡短的文字、最少的空間,來表達出更多的層次、更豐富的意涵。在許多情境下,我們可能必須要有理解這種表達的能力,才能讓溝通更有效率、更精簡、也更環保。
也許有些讀者會覺得:「高中生學習文言文的比率快要一半,實在太高了。」可是我們看事情,應該從整體來觀察。在語文的學習歷程中,本來就是小學以白話文為主軸,國中開始接觸文言文。到了高中的深度,對於文言文本來就應該更深更廣地接觸。
語文的學習,有時候必須厚積薄發。也許聽聞了上百次類似的用法,才能開始嘗試去照樣造句。就像台、客、原、或外國的語文,每一種都可能是生活上有用,或者構成多元文化的一部分。我感謝陪伴我長大的老師們,介紹我各種語文,讓我能盡情地抒發自己。
您或許想繼續閱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