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園

校園

0103.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?

Abdominal obesity

  肥胖,尤其是中廣型肥胖,也就是肚子大大的那種,會影響胰島素對葡萄糖與脂肪酸的調控,容易造成糖尿病。當胰島素失去作用,血糖上升,會使血管的內皮細胞功能不良,而造成血管的發炎,最後形成粥狀動脈硬化疾病。

  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們曾經提到:高血壓、血脂異常、高血糖、以及肥胖,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。大家發現:這些危險因子,往往攪和在一起,併存在病人的身上。可能來自於病人的體質,也可能反應病人缺乏運動。

  這種危險因子混合併存的狀況,就稱為代謝症候群。當 4 項個別的危險因子組合在一起,究竟是化作一個嶄新的疾病,抑或只是單純地共同存在而已,其實並不重要。重要的是:這些疾病,都可以透過減重與運動來克服。

  將體重以公斤計算,再除以平方後的身高(以公尺計算),其商即為身體質量指數。這個數字若達 25 以上,就是過重;而達 30 以上,就是肥胖。正常、過重、與肥胖的人,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比例,分別為 5%、24%、與 60%。

  科學家們做出這樣子的分類,可是有憑有據的喔!因為身體質量指數的高低,和統計出來的死亡率明顯相關。身體質量指數在 25 的人,死亡率最低。小於或大於 25,死亡率都會隨其與 25 間之差值,而漸次極高。

  人終有一死。胖子心寬,本來就比較豁達,早死早超生有什麼關係?但是死了倒是爽快,有時候死不了,肥胖卻會帶來各種病痛,造成生活品質的下降。我們將在後續文章中,詳細位讀者們說明。

您或許想繼續閱讀:

參考資料:
  1. Banting lecture 1988. Role of insulin resistance in human disease. Reaven GM. Diabetes. 1988;37(12):1595.
  2. Insulin resistance. A multifaceted syndrome responsible for NIDDM, obesity, hypertension, dyslipidemia, and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. DeFronzo RA, Ferrannini E. Diabetes Care. 1991;14(3):173.
  3. Cardiovascular risk associated with the metabolic syndrome. Lindsay RS, Howard BV. Curr Diab Rep. 2004;4(1):63.